三亚理工职业学院·旅游与康体产业学院|SanYa Institute Of Tourism

旅游管理专业《海南旅游实务》课程介绍


    本课程是旅游与康体产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,课程设计紧密对接海南自贸港旅游人才培养需求,依托海南独特的热带海岛资源、黎苗文化底蕴及自贸港政策优势,打造“产教融合、岗课赛证”一体化的特色教学体系。课程以培养具备海南旅游服务实战能力、跨文化沟通素养及创新型数字化思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,助力学生成为海南旅游产业的生力军。本课程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。


    1. 地域特色深度融入 资源全覆盖:课程涵盖海南全域旅游资源,从三亚亚龙湾的滨海度假到五指山的雨林探险,从博鳌亚洲论坛的会展服务到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非遗体验,构建“山海联动、文旅融合”的知识图谱。 政策前沿对接:结合海南自贸港免税购物、邮轮旅游、医疗康养等新业态,解析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》下的旅游创新机遇。



    2.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 企业导师进课堂:联合三亚亚特兰蒂斯度假旅游区、三亚千古情、槟榔谷等旅游头部企业,引入行业专家讲授实践课程,确保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零距离。


1750145142316596.jpg


1750145170323230.jpg


1750145200271270.jpg


1750145233348814.jpg


    课赛一体化教学:课程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导游大赛、旅游文创比赛、海南旅游线路产品创意设计大赛、大学生“三创赛”、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平台赛事,在实战中锤炼技能。


1750145281245681.jpg


    3. 数字化教学创新 智慧课堂:利用“酷游海南”小程序、VR全景导览等技术,实现三亚南山寺、西岛、蜈支洲岛、大小洞天、万宁冲浪基地等景点的虚拟漫游,开展“云导览”课程实训。 数据赋能:通过携程、飞猪等平台数据,利用deepseek等AI分析工具,分析海南旅游淡旺季客群特征,掌握旅游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能。


1750145331219102.jpg


    4. 非遗文化传承 活态传承:在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开设现场教学,由非遗传承人指导学生学习黎锦编织、竹竿舞、山兰酒制作、蜡染、烧陶等海南传统非遗技艺。 文创开发:以五指山红茶、椰雕工艺品、琼中绿橙、海南中草药等土特产品为载体,设计“海南礼物”旅游商品,培养文化创意能力。


1750145383375288.jpg


1750145410567466.jpg


1750145433742695.jpg


1750145459849295.jpg


    《海南旅游实务》课程紧密对接海南自贸港发展需求,通过深度融入地域特色、校企双元育人、数字化教学创新及非遗文化传承,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、跨文化沟通素养及数字化思维。



    文/图黄群荟    审稿/马新源